一方光彩夺目的荧屏背后,“一砖一瓦”是如何搭建?今天小C专访到了大热影视《山海情》的后期团队「极地公园」,以“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后期制作人”为出发点,走进《山海情》的幕后环节工作现场,挖掘影视作品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“闪光点”。
本文主角团队「极地公园」介绍:代表项目有《父母爱情》《北平无战事》《琅琊榜》《鬼吹灯之精绝古城》《伪装者》《欢乐颂》《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》《都挺好》《大江大河》
如果你也想和这些可敬可爱的老师们成为同事,并一起参与吸睛又吸金的项目,今日次条有超详细的招聘信息。
01 后期制作人的基本职责与素质
有耐心处理好各种的细节
小C:能否以1-2个镜头为例,简单分享一下特效师们都为哪些镜头做了加工?
极地公园:特效师的工作着重于呈现《山海情》中“白麦苗”仓库救火的戏份。安全起见,实拍中仅以灯光、少量烟雾布置场景,表现火势熊熊、浓烟滚滚的任务就落在了特效师肩上。后期过程中,特效师制作的烟火配合上Matte Painting灼痕、合成火花辉光等效果,共同完成了本场戏份。
“无中生有”的火苗
小C:模型师在本剧中的工作有哪些?可以举例说明~
极地公园:《山海情》中模型师的主要工作是根据前期堪景物料,构筑具有浓郁西海固地区风格的建筑模型,这其中既有早期的土坯房也有物质条件改善后的砖瓦房。剧中部分房屋模型需满足中等景别合成,因此模型师在材质细节、模型精度上花了很多心思。
有时间/大局观念,抗压能力max
为了确保电视剧能够在“deadline”之前顺利完成,后期制作人往往会承担巨大的工作压力,也要忍受高强度的日夜加班。《山海情》这个项目做了大概60天,有1800多个镜头是经过后期处理的。
小C:可否举例说明,最困扰合成师的1-2个镜头是什么?最后是如何完成的?
极地公园:有个渠堤枯黄植被改绿的镜头,因透视变化巨大、植被形态复杂合成无法进行有效跟踪和改色,在尝试三维投射等CG手段均达不到理想效果时,最终综合运用提取通道结合DaVinci提色改色完美解决。
"锦上添花”的绿植
与创作者之间的良好沟通
后期制作它需要利用剧中演员一些肢体语言,表演时的布景,配合后期制作来传达出整个影片中创作者想表达出的情感。
小C:后期团队跟组时,有对拍摄提供哪些建议?
极地公园:艺术呈现上有条件实际拍摄尽量实拍;针对确需合成的场景,应提前综合考虑演员表演、镜头运动、光线变化等的统一,后期制作阶段才能有更接近真实的特效表达。
有场村民们在壁滩上开荒的戏份,现场均为硬质沙土地,无法展现土地改良开垦后的效果。因拍摄计划紧张,原计划特效将中景部分土地制作成深色的开荒后过的状态,但在跟导演部门沟通后,综合考虑整体效果和成本,最终现场所有演职人员共同努力将土地翻开,这样中近景实现实拍效果,特效仅需对远景略作补充,以此达到了视觉效果与制作进度的协调。
实际上,后期团队在制作过程中需要收放有度,“加工在普通观众看不到的地方,不能喧宾夺主”。所以团队需要感性地站在导演这边,或者是站在创作者的立场去思考,然后再理性地推动整体后期进度。
小C:导演对后期都提了哪些要求?举例说明是如何满足导演要求的?
极地公园:孔笙导演认为特效是用以展示推进剧情,而非“擦屁股”的。
引水灌溉的戏份中,因自然环境的限制,大部分麦苗需要用CG手段“种”上去。导演对此十分重视,在前期拍摄时便精剪了该部分镜头并交由「极地公园」制作,制作过程中孔导也是实时“耳提面命”,不断反馈制作意见。
另外,为展现环境的变化,特效制作的防护林、植被也是由少变多、从矮长高;金滩村规模由小到大,则是「极地公园」通过扫描等比微缩村镇模型并行合成,以此逐渐增加院落、房屋来实现的。
02 对新人的建议
小C:对即将入行的新人有哪些建议呢?
极地公园:闲暇之余多涉猎一些优秀影视作品,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,在将来的工作中会带来极大助力;学会并善于观察周围环境的变化,了解掌握光、影、透视、色彩的实际发生规律;乐于自学、乐于创新,影视技术在不断发展进步,掌握最新技术应用既是助力也是资本。一部好剧离不开剧组所有人的努力。
极地公园:透过《山海情》每个特效镜头的制作,我们既感受到了那个年代“筚路蓝缕,以启山林”的艰辛,也切实体会到前期演职人员的努力付出,这更坚定了「极地公园」每一位小伙伴认真做好每帧画面每个镜头的信念。
小C觉得,能和优秀的人一起在自己的领域坚持创作,这种成就感想必在心里头是百转千回,回味无穷的吧~
「极地公园」团队照 向坚持在后期一线的艺术家们致敬 respect~
版权声明 | 文章配图仅供学习参考,引用图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